今年高考成绩发布后,大兴精华学校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很多学生的成绩比过去有了大幅提高;不仅最高分685分有望冲击北京大学银河策略,就连曾经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兴趣“点燃”带动各科成绩进步,最后也取得了572分的好成绩。艺考方面,同时过艺考本科专业线和文化线的人数也从去年的4人增加到今年的14人┅┅
在精华学校总校校长王自勇看来,一所刚刚创办四年的学校就能取得如此好的办学成绩,说明它“具有强大的‘加工’能力”,而这种“加工”能力得益于学校“优师立校、科研兴师”等战略支点以及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优师立校,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就有近20位
翻开王自勇的履历表,一系列“光环”赫然在目:从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到首都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从北京示范高中执行校长,到北京市劳动模范┅┅而这只是大兴精华学校师资队伍“兵强马壮”的一个缩影。
据杨扬介绍,大兴精华学校教师由三级结构组成,第一级是学校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他们是学校的领军人物,由特级、正高级教师组成;他们不仅指导教师开展教研,还亲临一线进行授课;以负责“一对一补弱”的张国老师为例,他原是北京汇文中学的特级教师,目前是特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的首席专家,同时给高二年级授课。第二级是占主体的老师,由北京一些示范高中的特高级老师组成,具有丰富的带班和上课经验。第三级由年轻而有活力的青年教师组成,他们必须具备“双一流”高校硕士及以上学历。
学校对这些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进行研究、规划和监督,每周他们不仅要参加大兴区教研,还要参加整个学校的学科组教研及各个年级备课组的教研。强大的教研,为老师们日常教学内容提供了支持和保障。每年年初,学校还会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为教师们开展培训,每学期初还会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除此,学校还开展教师“结对”,让年轻教师拜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为师,从而形成提高教学质量的合力。学校还要求全体老师与学生们同步参加大考,并与其KPI直接挂钩。此外期中期末考试后,老师们还要接受学生的打分,与其给班上学生做出的成绩预测等一并计入老师考评┅┅
回顾大兴精华学校师资团队的成长之路王自勇十分感慨,办学的前两年学校的师资、课程等还主要依靠精华学校总校输送,而现如今学校已构建起26个教学班、646名学子、150多名教职工的成长共同体,其中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就有近20位。“可以说,大兴精华学校已经走出了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发展之路”,王自勇说。
科技赋能教育获得社会肯定银河策略,让因材施教不再是句空话
在杨扬的印象中,她来到精华学校的这十年学校在科技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非常大;如北京大兴精华学校的数据分析系统,每次大考后所有教师和班主任利用多维数据分析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大到学生的考试位次变化,小到学生每道题的得分率、差错点,统计数据帮助老师对学生情况有了精准分析。由“6位学科老师+1名班主任”组成的“6+1”导师制团队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学情、状态,为他们生成专属的培养方案,“对症下药”助力学生快速提升。
为方便学生学习,学校还开发了很多学习用的APP;比如在背英语单词方面就开发了正序版、乱序版和倒序版的小程序,安装在iPad中,每个学生发一台。学生当天背了单词就会收到老师的激励,没完成周末家长会收到相关信息。通过这种双管齐下的方式,逐渐将学生行为引向正向轨道。
此外,学校还开发了督课系统,在每个教室里装有两个摄像头,一个用来观察学生状态,如果学生没好好听课就会有老师进行提醒;另一个则观察老师状态,因为备课组之间要互相听课,所以根据老师在课堂上的设计、落实情况,备课组之后在组内会进行研讨,由此可见学校对教学与教研关注的颗粒度之细。
“了解学情才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那到底什么是学情?考570分、470分和460分分别暴露出知识上、能力上、素养上的哪些问题?这都需要依托大数据和专业化研究得出结论,而大兴精华学校在科技赋能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所以在此前举办的京津冀教育发展论坛上,主办方才会把奖项颁给我们的成绩分析系统,这是对我们的肯定”,杨扬表示。
依托总部47年办学优势,多样化课程体系助力学生多元化成长
这次高考中,大兴精华学校的王同学通过体育特长,被一所知名大学录取了。对此杨扬表示,有些学生如果走普通高考途径想进入知名院校是不可能的,毕竟中考成绩与这个目标差距太大。幸好大兴精华学校倡导多元化发展理念,为在艺术或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培训,使他们通过这些途径得以进入更好的大学深造。像这位王同学就是,不仅专业课过线,最后文化课也过线了,属于“双过线”。王自勇也指出,“今年艺考我们学校本科‘双过线’的学生有14名,而去年才有4人,一下就增加了10人,说明我们在促进学生多元化成长方面结出了硕果。”
大兴精华学校之所以能在人才多元化培养上取得亮眼成绩,与其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密不可分。据杨扬介绍,学校的课程理念强调四个维度,即“创新驱动、深度体验、聚焦素养和铸就精华”。通过这样的理念,学校希望把学生培养成“6+2”人才,其中,“6”指的是“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和学会创新”;“2”指的是“人人具有国际眼光”和“一门特长”。为实现这个目标,大兴精华学校设置了纵向3级和横向4类课程,其中“纵向3级”包括任何学校都会开设的基础性课程、学校自己的拓展性课程以及卓越课程;“横向4类”则包括创新课程、社会课程、素养课程和国际课程。
“有不少优秀的学生将清华北大或是其他顶尖学府作为升学目标,但完全靠裸分实现这些目标可能有困难,而‘强基计划’等途径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但通过这些途径往往需要在国家举办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信息学这五个学科竞赛中获奖,而我们学校就配齐了这方面的课程,邀请学校的特级教师和校外‘奥赛’教练专门给学生进行辅导,这就是我们的卓越课程,目前已有一些学生在这些赛事中获了奖”,杨扬指出。
同样,在艺考生培养上大兴精华学校也形成了自身优势,用杨扬的话说,“艺考生联考回来就剩下四个月时间备战文化课考试,如果重新把三年知识学习一遍不太可能。对此,我们学校开发了《艺考36计》这本教材,通过36讲内容帮助考生夯实高考高频知识点以及相应的能力。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命脉和灵魂,别看大兴精华学校成立仅4年时间,但我们依托精华总部47年办学的教育资源、教育实践、教育方法论,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成体系化的课程产品”,杨扬表示。
今年招生政策更加利好,选“好学校”就是选“五好”教育生态
大兴精华学校用短短四年时间就交出了如此优异的一份办学“答卷”,受到了大兴及外区学生和家长的关注,中考出分当天学校就收到很多咨询学校分数线的电话。
对此大兴精华学校招生办主任郝胜男表示,学校今年的招生政策更加利好;招生人数将达到360人,其中面向外区扩招到144人,大兴本区投放名额为216人。在班型设置上,仍采取精品小班模式,每班不超过30人;与一些学校每个班45人、甚至50人相比具有优势,不仅学生空间更大,受老师的关注度也更高,从而形成大兴精华学校的特色优势。
除此,在班型上分成了精粹班和精品班两种班型。学校还实行了利好的签约政策,精粹班面向中考成绩在458分以上的学生,凭成绩单直接签约。对于精品班学生也不用担心,因为每年期末考试后还有两次升班机会。此外,学校还设置了丰厚的助学金政策;对于外区中考成绩排名前5%的学员、大兴区中考成绩在458分以上的学生,学校实施三年免学费政策。对于外区中考成绩排名前20%及大兴区中考成绩在439分以上的学生,学校在原有学费基础上每年优惠2万元、三年总计6万元┅┅
“去年底大兴精华学校研制了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描绘了高质量发展的八大工程,包括一体化的治理工程、五育融合工程、课程创新工程、思维课堂创建工程、教师研训工程、素质赋能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以及国际教育工程,今后我们将围绕这八大工程全面发力”,王自勇指出,“我们认为一所好的学校要具有‘五好’,即‘好校长、好老师、好课堂、好管理和好成绩’,家长们选择一所好学校银河策略,其实就是在选择这样的一种教育生态。”
盛康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